天象“熒惑守心”代表什么?關于“熒惑守心”的歷史事件!東方傳奇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。
“熒惑守心”是中國星占學上最兇的天象,是帝王駕崩的惡兆。西漢成帝時期,一次虛假的“熒惑守心”卻讓當朝丞相引咎自殺,來代替天子接受天譴。虛假的“熒惑守心”天象的背后則是一次朝廷上層的政治斗爭,一次利用星象來謀取政治利益的陰謀。
一、何為“熒惑守心”
“熒惑守心”是中國古代星占學上最兇的天象,指的是熒惑在心宿發生運行方向的改變,其運行方向或由順行轉為逆行,或由順行轉為逆行,并且停留在心宿一段時間的現象。
熒惑守心
熒惑本意有“?;蟆钡囊馑?,《逸周書》記載:“昔者績陽強力四征,重丘遺之美女,績陽之君悅之,熒惑不治,大臣爭權,遠近不相聽,國分為二”。而熒惑在中國古代的星相學中,被用作火星的代稱。熒惑的出現,多與悖亂,殘賊、疾、喪、饑、兵等兇相聯系,《史記》記載:“熒惑為勃亂,殘賊、疾、喪、饑、兵。反道二舍以上,居之,三月有殃,五月受兵,七月半亡地,九月太半亡地。因與俱出入,國絕祀?!痹跐h代星占學中,術家認為熒惑還與帝王的天命密切相關,《史記》記載:“熒惑為孛,外則理兵,內則理政。故曰:‘雖有明天子,必視熒惑所在?!?/p>
二十八星宿
心宿是二十八星宿之一,屬于東方蒼龍七宿,共有三顆星。按現在的星座來說,心宿主要是在天蝎座天區,也有少部分在豺狼座。星占家稱其中的中央大星為大火星,代表天王,即為天子;前后兩顆星分別代表太子與庶子,《史記》記載:“心為明堂,大星天王,前後星子屬?!毙乃拊谛钦紝W中不僅代表天子的明堂所在,并且和熒惑關系密切,被稱為“熒惑廟”,《史記》記載:“心為明堂,熒惑廟也?!?/p>
“熒惑守心”這一現象被星占家稱為可以直接影響天子命運和統治的大兇之兆,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書《五星占》中記載:“(火)與心星遇,則縞素麻衣,在其南、在其北,皆為死亡?!薄盁苫笫匦摹边€有預示“大人易政,主去其功”、“天子走失位”、“王、將軍為亂”、“大臣為變,謀其主,諸侯接起”等事件將發生。但是史書上所記載的“熒惑守心”現象,有的僅僅是滿足政治需求的虛構。漢成帝綏和二年發生的“熒惑守心”天象便是虛構的。
二、天人感應思想的發展
漢武帝推行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的政策,所謂儒術,其實是兩部分內容,其中“儒”指的是儒學,而“術”指的是術數學。同時漢武帝也認可天人感應的思想,經歷幾代不斷強化天人感應思想,對整個漢代的政治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。星占學作為術數學的分支,因其可以與天人感應相互佐證,故在兩漢時期極為盛行。
董仲舒
漢武帝時期,董仲舒著《春秋繁露》,以《春秋》中的實例來證明天人感應思想,闡述了災異與政治之間的關聯,試圖用災異來限制皇權。后來各代的經學家相繼推崇,更是加強了天人感應的思想。漢代帝王十分重視災異,而大臣也會上疏,將政治上的失德與災異相聯系。面對災異帝王往往會下詔罪己,任用賢良,賑災救濟。同時漢代的丞相還承擔著燮和陰陽的職責,在發生災異后帝王往往會怪罪丞相,認為其未盡職責,并將其罷免。災異被認為是帝王不符合天意的表現,因此帝王必須承擔政治上的責任。丞相作為輔佐帝王的一把手,也需要分擔責任,但實際上都是丞相一人承擔。漢代翟方進便是一個為漢成帝承擔災異的宰相。
三、漢成帝與翟方進
西漢國力在武帝、宣帝時期達到鼎盛,元帝時期開始衰落,到成帝時期外戚掌權,國力愈加衰落,外戚王氏得勢,為王莽篡漢埋下禍根。漢成帝好色,后宮眾多,先前寵幸許皇后、班婕妤,后又專寵趙合德、趙飛燕姐妹十年,但趙氏姐妹無子。趙氏姐妹為了保持后宮中的地位,多次掩殺皇子,所以導致漢成帝沒有皇子,《漢書》記載:“篋中有死兒,埋屏處,勿令人知?!?/p>
影視劇中的趙飛燕